泸沽湖畔茶飘香
2024-10-26 10:34 来源: 凉山日报
举报

挑选嫩芽,制作青刺尖茶。

世居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生活中离不开茶。千百年来,他们采茶制茶饮茶,逐渐形成独特的茶文化。

制茶季里,每天,院子里有一二十位制茶工和喇建瑛一起制茶。有的清洗,有的炒茶,有的晾晒,大家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喇建瑛是一位美丽的摩梭姑娘,也是一位制茶好手,她制作的青刺尖茶,用一种生长在野外的灌木——青刺尖的嫩芽加以传统手工艺炮制而成,汤色黄绿透彻,入口微苦,回味清爽甘润,因而远近闻名。她开了茶店,制作和销售各种茶叶,并创立了自己的“多舍茶”品牌,2023年3月,盐源县为喇建瑛颁发了多舍茶非遗工坊的牌匾,2024年7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的2024年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候选名单中,多舍茶业非遗工坊榜上有名。

茶香出自传统手艺

摩梭人很早就发现,在寒冷的冬季,万物凋零之时,唯有一种奇特的植物依然傲立风雪,以“凌寒独自开”的姿态,绽放着美丽的银花。这便是泸沽湖深山峡谷常见的青刺尖。青刺尖,有的地方也叫做梅花刺、阿那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青刺尖一身是宝,根、叶和果均可入药,果实还可以榨油,嫩芽可以制茶。在日积月累的摸索中,摩梭人掌握了一套制作青刺尖茶的工艺,并一代一代传到今天。

喇建瑛的记忆里,有许多和青刺尖茶相关的画面。小时候,院子里用簸箕晾晒着青刺尖茶,好奇的孩子们去抓来玩,就会被大人教育。每天早上,父母起床后,就会烧上火,用一个小土罐煮茶。尽管是野生的茶,但大人们很珍惜这馈赠,一罐茶也要大家分着喝。

“小时候喝青刺尖茶,觉得特别苦,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喝这个茶。现在才知道,一杯简单的茶,包含着摩梭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是我们每个年轻人该传承的东西。”

说到传承,喇建瑛谈到了父亲,一位摩梭医药传承人。父亲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本草的善加利用,耳濡目染影响着喇建瑛。

2007年,喇建瑛开始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2011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茶艺师资格证书。2014年,喇建瑛在村里开了第一家茶店。因为喇建瑛一直对摩梭人的茶文化非常感兴趣,父亲就把青刺尖茶的传统做法教给了她。

制茶,从采摘开始。

积淀了一整个冬天之后,青刺尖如期抽出嫩芽,漫山遍野,青翠欲滴。这个时节,村里人就会时不时地来问喇建瑛,“开始收茶了吗?”问的人多了,喇建瑛就知道,大量采收的时间到了。村里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只要有空闲的都会上山去采茶,然后卖给喇建瑛。青刺尖顾名思义,浑身长刺,采摘不易,采摘下来的新鲜嫩芽,要尽快制茶,否则会降低茶的口感和香气。

收来的原材料要先清洗晾干,然后经过一蒸两揉两炒两晒等繁复工序,最终才是成品。

“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茶是通过这样的工艺做出来的。揉茶之后就是快速地炒,第一次炒,茶叶的表面微干就拿到太阳下晾晒,时间不用很长,十几分钟左右,然后继续第二次炒,第二次晾晒,这个过程要快速,炒制的温度要高,直到炒茶时听到清脆的嚓嚓声,茶的香气飘起来,就可以了。”

这样制作出来的青刺尖茶,经过滚水冲泡,似乎打开了茶叶的每一个细胞,激发出植物本身的清香,即使是夏季饮用,也很清新舒爽。

传承加创新前景更好

泸沽湖是川滇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茶文化是摩梭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传承、创新、发展,到了喇建瑛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有着自己的表达。

喇建瑛的多舍茶,不仅有青刺尖茶,还有玫瑰红茶、大雪山、金针、白雪茶等多个品种的茶。“多舍”这个名字,有两重含义,首先是她生活的村子,名为多舍村,沿用村名,表达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其次,中国有句老话,有舍才有得,喇建瑛认为,多舍才会多得,这是她的制茶理念,想要得到就要多付出努力。

好山好水出好茶,美丽的泸沽湖,一池碧水清澈见底,群山环绕连绵起伏,优越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玫瑰花也比别处更加香甜。于是,喇建瑛把玫瑰花也制成了茶,花香浓郁,口感极佳。她还在尝试开发新的多舍茶,比如野生蒲公英茶。山里生长着品质上乘的野生蒲公英,每年春天都会有村民来询问收不收蒲公英。喇建瑛知道,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中国自古就在使用,所以她想做出一款属于泸沽湖的蒲公英茶。

喇建瑛认真制茶的初心,让多舍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去年,青刺尖茶产量较高,是今年的三四倍,制作好的茶叶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卖光了。这样的成绩让她看到了摩梭茶的发展前景,她的信心更足了。

当然,为了让摩梭茶走得更远,她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制茶技艺,让茶香更加突出,涩味减少。

“过去的做法比较简单,所以青刺尖的苦味较重,口感不佳,所以我们也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在积极创新工艺,对茶叶的炒制方式、制作工艺以及配方进行了改良。”

今年6月,喇建瑛带着青刺尖茶来到西昌参加凉山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展台前,喇建瑛向往来游客和本地市民介绍着青刺尖茶。她把泡好的茶端给大家品尝,无一不是好评。

“喝第一口觉得有很轻微的一点苦,回味很清新甘甜,很舒服。”

“第一次听说这个茶,品尝了一下,味道很好。”

听到大家对青刺尖茶的肯定,喇建瑛心里很开心。多舍茶的制作工艺凝聚着摩梭人的智慧和文化,是家乡灿烂的非遗文化之一。她很庆幸自己搭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未来,她将依托家乡优质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底蕴,做好“摩梭非遗茶”,把多舍茶打造成为泸沽湖的地标产品。

文/图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晓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