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国“新商业新消费”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杭州举办,公布了2024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农村电商“领跑县”案例。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共186个,四川共有12个县(市、区)上榜,我州西昌市名列其中,该市的建设经验纳入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
根据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明确到2025年,在全国打造500个左右的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万科17度休闲区成为西昌“夜经济”代表之一。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崇宁 摄
近年来,围绕“建设安宁河流域“四中心一枢纽”、带动凉山乃至攀西经济区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和‘强州府计划’”核心目标,西昌在抢占“千亿级”县域赛道的同时,狠抓商贸服务业招商,大力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和直播经济,持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全力以赴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9亿元,同比增长8.5%。
西昌先后荣获中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试点单位等90余项国家级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20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
西昌经济商贸繁荣
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西昌自古便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也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安宁河谷地区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大城市的重要枢纽,是内陆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关键通道。
西昌是全国粮食大县、全国生猪大县,中国洋葱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冬草莓之乡,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全市辖7个街道、11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总面积265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西昌常住人口为96.6万人。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业经贸工作,在奋力推进其高质量发展中,出台了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发展基础、积极规模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补办法,极大的激活了当地商贸活力。
相继出台《西昌市支持服务业发展奖补措施(试行)》《西昌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西昌市支持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若干措施》《西昌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西昌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政府扶持专项补贴资金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升规入统、做大做强。
2023年分行业精准发放消费券8轮8450万元,撬动消费超20余亿元,支持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商贸流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夯实发展基础,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城区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品牌商超、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和专业市场等,农村便民商店、物流配送与电商也实现 100%覆盖。
积极规模发展,2023年新增服务业升规入统261户;壮大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4大支柱型服务业,稳定和扩大商业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合理布局,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亿元(占全州43.69%)、增长11.2%,为县域商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人头攒动的西昌火车站。
为实现城乡融合、均衡发展新局面,更好的发展商贸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西昌从三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筹,加快推进达达商贸城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建昌古城、唐园、大石板古村等“夜经济”“首店经济”商圈等一大批示范引领项目,带动县域商业全面铺开、多点开花,商贸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是着力加强品牌创建。通过提升打造火把狂欢节、国际冬季戏剧节、邛海开海节、《阿惹妞》实景演艺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旅游市场消费。
三是着力加强活动策划。整合全市资源,策划推出重大节假日系列、火把节系列、民族文化系列、非遗系列、乡村旅游系列等5大类30多个特色文旅活动以及邛海国际马拉松、冬季阳光音乐季、大凉山戏剧节等大型文娱活动,打造新的人气聚集高地,形成一浪接一浪的消费新高潮。
五大商圈18个乡镇商贸中心
共同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近年来,西昌市通过实施“智慧化+特色化”双轮驱动,引入智能导航、无人零售等新技术对“五大商圈”进行布局改造和品质提升。
提升打造传统中心商圈依托月城广场及周边商业街成为居民休闲、购物、娱乐、消费的汇集地;依托攀西国贸广场和红星美凯龙的商业配套,背靠安宁新城开发打造业态多样化与消费享受化的西部新城商圈;城南海河商圈依托世纪Mall、繁华里,集购物、特色餐饮、精品客栈、风情酒吧、休闲娱乐等为一体。
被誉为“西昌首席城市会客厅”;古城文旅商圈依托建昌古城、唐园的格局和街巷肌理,打造成为城市精品历史文化街区;邛海湿地商圈依托万达广场、万科17度、高山堡·陈家大院、奥特莱斯、小渔村等东部新业态及邛泸风景区、大石板古村等业态,打造成为西昌环邛海购物置业、旅游休闲必到打卡地。
大石板古村夜景。
通过“五大商圈”的改造提升,西昌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消费新体验进一步提升,商家入驻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商业圈和商业网点焕发新活力。据统计,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66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2%、21.76%,位列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25位,全省39个县市区天府旅游命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评从第12位跃升至第2位。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占全州三分之一,增长8.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占全州36.85%)、增长9.7%;规上工业总产值520.5亿元(占全州39.1%)、增加值增速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亿元(占全州43.69%)、增长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6.9%。
“夜经济”“首店经济”
引爆消费经济增长点
商圈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西昌聚焦商圈经济发展,加大商贸服务业招商,持续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高端酒店等龙头企业,不断丰富经营业态,提升商业活力。
世界500强榜首企业、全球零售业“一哥”沃尔玛、万达广场、万科17度、全国连锁商场——红星美凯龙作为全国连锁商场项目不仅弥补了西昌在高能级、标杆化、场景式文旅商业综合体领域的短板,提升西昌城市能级,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能级和区域影响力。
其中,万达广场位于西昌东部,入驻品牌140余个,解决就业岗位2000多个,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鲜体验和购物选择;随着安宁新区、西部商业航天港等建设项目启动……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为西昌商圈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激活了我市商业和旅游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
走进西昌各大商圈和街区,你会惊喜的发现不少品牌首店,烤肉界“人气王”小香猪烧烤、李小肠、彝族餐“扛把子”凉山风、火锅界“常青树”菌竹轩和遍布城区的小渔村湖鲜串串烧……这些凉山首店、西昌首店已成为区域吸引客流、拉动消费、彰显消费档次的重要载体。
如今,“首店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商业魅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首店经济”在西昌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品牌首店为西昌的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成为提升城市商业能级的源动力和激活城市消费的“流量密码”。
西昌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如今,海河天街以其独具魅力的水乡风貌、不可复制的临水商街以及璀璨夜景,已成为西昌市继邛海、泸山、湿地公园之后又一张旅游新名片。2023年,大石板古村成功申报“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2023年精准把脉,抓住消费联动经济增长的契机,以消费活动刺激经济增长,拓展“节庆+消费”模式,举办汽车展销会等综合性促销活动18次,精心组织会展及美食季主题活动8次。2023年西昌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2亿元(占全州 43.69%),增长11.2%。
成绩的背后是西昌坚持商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唐园、高山堡陈家大院、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等一大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文旅旗舰项目矩阵;推出“邛海康养度假”“历史文化名城”“和美乡村田园”“航天科普研学”“多彩民族风情”五大IP;凉山彝族火把节、首届民族电影周、开海节等全年200余场活动应接不暇;消费的增长也拉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10.17万户,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宁波—凉山消费协作(凉山仓)。
强化物流体系建设
打破乡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投递障碍
数字赋能,万物互联。2022年9月21日,攀西智慧物流园进行试生产,攀西智慧物流园(互联网交易平台)分线上、线下两个项目,一期建设攀西智慧电商大厦和西昌钒钛物流园,二期建设农产品物流园,线上线下共同构建通达全国的物流贸易网,实现企业转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其中关键一环的物流业,要做到现代化、规模化。西昌将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建立多功能大型生物医药物流园区,加快物流中心、物流港、物流园建设。
当快递成为生活的必需时,西昌市通过强化物流体系建设,以共配仓为中心,末端建设为支点,城配速递为枢纽,形成畅通、快捷、便利的服务模式,构建三级物流体系。对电商品牌及工农业产品等相关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以运输、仓储、物流等多种方式打通全国上下行通道。
2021年8月,西昌上榜四川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县,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实现三级物流网点100%覆盖,打通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小酿蜜直播。
西昌市目前共有174个行政村,实现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乡镇100%,行政村50%以上覆盖、辐射率100%;使市域产品上行交易额占比提高30%以上。
10月12日,西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获得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殊荣为契机,在今后工作中,西昌将持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充分发挥“领跑县”效应,持续擦亮“西昌产”“西昌造”消费品牌,举办更多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促销展销活动,打造具有西昌特色的商旅文体融合新消费场景,形成全年持续的消费高潮,进一步激发全市的消费活力,为西昌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出“商贸流通体系力量”。
(文/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崇宁 图/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