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昌 品味回族传统美食
2025-02-27 10:25 来源: 凉山日报
举报

●西昌自古以来北通巴蜀,南达滇缅,是川滇接合部上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节点,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川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积淀出多元的、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广袤的土地孕育了各色山川河海,每方水土都有自己的岁月烟火。而西昌的烟火就藏在这街头巷尾中。从一日三餐到零食茶点,朴拙的传统食材也能衍生出味道丰富的食物。其中,回族饮食以其独具特色的清真风味在西昌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板鹅


暖阳穿过轻柔的薄雾,照在西昌市高草回族乡羊角坝村杨会家的院子里。晾晒架上,一只只油光锃亮、肥美壮硕的板鹅排列整齐,接受阳光洗礼。

“板鹅是回族的传统美食,也是招待客人的必备佳肴。成年后,我就跟着家里的老人学做板鹅、板鸭,还可以当过年礼物送给亲戚朋友。”55岁的杨会告诉记者,家中老人们到城里走亲访友都会带上自家做的板鹅,没想到深受亲朋好友的追捧,并作为伴手礼带到了云南、成都等地。口口相传下,板鹅供不应求。正是从那年起,20来岁的杨会将制作板鹅作为营生,坚持至今。

制作板鹅,有一个环节俗称“塞鹅”,在宰杀前,要对鹅进行人工填肥。“一只鹅一天要吃1斤左右玉米团,天色微明,就要给鹅塞上第1顿饭,每天塞上3至4顿,待鹅出栏,就可以制作板鹅了。”杨会介绍道。

“腌制板鹅全靠食盐,无任何添加剂,所以雨季没法制作板鹅。”杨会将盐均匀地抹在清理干净的鹅体上,腌制3天后,取出晾晒,在空气中自然风干,形成肉质紧实、咸淡适中、香飘四溢的独特风味。

 “零售价每斤60至70元,一年要制作300多只。”杨会说道,购买板鹅的都是老顾客,不少人提前一两个月就打电话订购。他觉得,在家里制作板鹅售卖,可以照顾父母和小孩,收入稳定,心里踏实。

在羊角坝村,板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一到制作板鹅季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晾晒着不少。回家吃上一块香喷喷的鹅肉,或是鹅肝拌饭,便心满意足,板鹅也成了回族游子忘不掉的舌尖上的乡愁。

牛肉干巴


亲朋好友相聚,除了板鹅之外,还有一道必备传统美味——牛肉干巴,和板鹅一起成为回族人待客的标配。

牛肉干巴是回族人最具特色的一道荤菜。寒冬腊月,空气清冷,正是腌制干巴的好时节。新鲜的本地黄牛肉,经过椒盐的腌制,再用力搓揉挤出水分,装入瓦缸腌上一周左右,再拿出来用铁丝或麻绳挂起来风干。

漫长的等待赋予了牛肉干巴独特风情,这是回族人在新年伊始孕育的第一道美味。

临近年关,亲戚之间便开始互相宴请。儿时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人们还在忙着备菜,嘴馋的小朋友总是偷偷地在一坨牛肉边上,拽下一小块塞进嘴里,一股干香爽口的牛肉味在嘴里弥漫,那股醇厚的浓香久久难忘,让人回味无穷。

牛肉干巴腌制好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切成薄片,佐以干花椒、干辣椒段、薄荷一同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煎炒至牛肉和配料酥脆时盛出,不用放任何调味品,一道麻辣鲜香的炒牛肉干巴就做好了。在云南和四川一带,无论是高档餐厅还是家常小店,都是能端得上桌的一道清真美食。

油香


在西昌,尤其是回族聚居地区,如果说推荐一种最受大家喜欢的面点,那一定非油香莫属,回族居住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

为什么回族喜食油香,有一个传说。相传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时,家家都争相宴请。为了做到不厚此薄彼,穆罕默德表示,自己的骆驼走到谁家门口停下,就在谁家吃饭。最后骆驼走到了一位家庭贫困的老人门前,贫穷的老人没有更多鲜美的食物奉献给穆罕默德,于是两位老人就用自家仅有的面粉炸了一盘油香,穆罕默德吃过后,赞不绝口。从此,吃油香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随着丝绸之路上阿拉伯国家商旅的往来,制作油香,食用油香的习俗也就带到了中国。

凉山地处祖国西南,当地的回族人惯用发面制作油香。即用发酵好的面,再加进鸡蛋、熬熟的植物油,根据自己喜爱的口味加糖或盐,搅和均匀,反复揉,再揪好剂子,约半小时,揉捏成坨状,放入油锅中炸,文火即可,待面团炸至浑身金黄时捞出。发面油香的特点是外皮色泽金黄油亮酥脆,内瓤绵软醇香,口感好,令人回味无穷。凉食或放上一两天口感味道更佳。

作为具有独特回族文化符号的“油香”,承载着深厚的地域风情。每逢重大民族节日、纪念日,回族群众各家各户都自己做,也互相赠送,以示吉庆。

清真牛肉粉


西昌人的一天,从一碗米粉开始。其中,牛肉米粉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对大家而言,清晨洒下的第一缕阳光,与热气升腾的牛肉粉店,街上飘荡着的熟悉香味,是关于家乡记忆里抹不去的回忆。

而对于游客来说,由于口味好、份量足,清真牛羊肉米粉也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早餐之一。

一张方桌,几人围坐,冒着热气的牛肉粉端上桌,牛肉筋道,原汤醇香,一口入魂。

“老板,来一碗牛肉粉,加一份牛杂!”每天早上,西昌城门洞的牛肉粉店门口都会坐满前来就餐的食客,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老板娘忙进忙出,一边叮嘱着操作间,一边招呼着进店的客人就座。

“要做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粉,选材与制作都十分讲究。”老板娘介绍道,牛肉粉所用牛肉是当地生态养殖的精品黄牛肉,采用纯手工制作的米粉,由老师傅经过煮、吊、卤、兑、泡等多道精细工艺制作而成,口味鲜香,老少皆宜。

清真牛肉米粉有多种口味,红烧牛肉、清炖牛羊肉、清炖牛羊杂、泡椒牛肉等,红烧的汤底鲜辣爽口,一大早就能打开你的胃口;清炖的汤底洁白、醇香,一口米粉一口汤,瞬间让你从头暖到脚……另外,还有小葱、香菜、小米辣、薄荷、酸腌菜等一桌子的调料可按照饮食口味随意搭配。各色调料与清真米粉碰撞出独有的“西昌味道”,绝对让你久久难忘。早晨,一碗热气腾腾的清真牛羊肉米粉,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承载着西昌人的乡愁与记忆。

据西昌居住的老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西昌南街、马水河街就已经有清真牛羊肉米粉摊铺了,数十年间已发展了上百家店铺,在全市各个街道、乡镇均有分布。如今,作为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回族传统美食,西昌清真牛羊肉米粉历史悠久、受人欢迎。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